6月10日,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,进行“自适应阵列话筒智能会议系统”演示,整个活动在朱新村理事长的领导和黄增光常务副秘书长的安排下,以及协会展览方面顾问陈正纲的参与支持下,获得圆满成功。
当大家来到了会议室,惊奇地发现:话筒演示,怎么会议桌面上干干净净,根本没有摆放什么话筒?尤其是孟凡颖左瞧瞧右望望,感觉到会议室与平时不一样:明明耳朵已经听到舒适的声音,但为什么又看不到话筒呢?
“开会要话筒,话筒不要杆,会场无需看到话筒”这是会议发展的三个阶段。顾克明老师直接了当的说明了演示目的:今天我们就是来给大家汇报这第三个阶段的成果。
首先朱新村理事长讲话:会议系统技术发展很快,G20会议、北京两会后,已经出现了许多无杆话筒,而且能实现数/模双备份,我非常希望有更多更好更先进的产品出现,请介绍一下你这套系统有什么特点特色。
顾克明老师拿起一只话筒给大家介绍:这是我的挚爱,专利产品--阵列话筒!它是由23颗特制音头组成,根据声学原理精密排列组合,通过特殊处理产生扇形强指向性,能大面积接收到发言声音。高灵敏度,具有8米超远距离拾音能力;
系统的第二个特点:具有智能消噪功能。对现场环境进行精准分析处理,对噪声进行自动衰减,比如会议室内空调主机噪声虽然很大,但从音箱扩声中却听不到噪声,系统能将环境噪声滤除干净,始终保持输出信号的高信噪比。
第三个重要特点:主机中蕴藏了多种数字处理新技术,能自动适应各种环境,预防啸叫的发生,防患于未然,特别是不同于其它反馈抑制器,能保持初始信号完好无损,称为:防啸叫抑制器,将系统称为:不让啸叫的会议智能扩声系统。
本会议室有多功能使用需求:领导坐在A位置,召开多媒体会议;坐在B位置,召开全体会议;坐在C位置,召开小型会议;为了能自适应三种会议模式,将阵麦吊装在1、2位置,1号阵麦负责A、C区域拾音,2号负责B区域拾音。阵麦1、2具有自动切换功能,努力提高语言清晰度。
会议扩声,主要目标是语言清晰度,经现场测试:声场不均匀度在3dB以内,STIPA=0.68,达到我们的设计宗旨:清晰、舒适。
另外,考虑到长期形成的习惯“开会要话筒”,我们还配有桌面阵列话筒,可以象往常一样临时摆放在发言人前面进行会议。
朱新村理事长和黄增光常务副秘书长对天富通亮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阵列话筒智能会议系统演示表示感谢,此次演示让大家体验到了阵列话筒智能会议系统新的设计思想,是一项创新的产品,体现出了优质的效果。祝愿这项新型会议扩声--阵列话筒智能会议系统在行业内尽快得到广泛应用。